望謨縣桑郎鎮(zhèn)“1+N”模式溫暖每一名留守兒童
亮點黔西南訊 望謨縣桑郎鎮(zhèn)地處望謨縣和羅甸縣邊界,雜居有布依族、苗族等少數(shù)民族,近年進行小城鎮(zhèn)開發(fā),大量移民入住,吸納就業(yè)的產業(yè)支撐不足,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,產生了大量的留守兒童,呈現(xiàn)多、雜、散的特點。多,即留守兒童基數(shù)大;雜,即民族成分多,語言、生活習慣多樣;散,即居住分散。桑郎鎮(zhèn)面對多、雜、散的留守兒童情況,積極探索,實施1+N關懷留守兒童模式,不讓任何一名留守兒童缺失溫暖。
1+1結對全覆蓋。以留守兒童為核心,充分掌握留守兒童底數(shù),實施1+1結對幫扶,實現(xiàn)結對全覆蓋。一是摸清留守兒童底數(shù)。由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牽頭,組織鎮(zhèn)村干部從縱向對各村民組,教師橫向對各校點的兒童父母去向進行篩查,排查確認留守兒童529名。對留守兒童逐一建檔,摸清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,對實際監(jiān)護人、監(jiān)護情況進行評估,認定監(jiān)護較好的314名、一般的205名、差的10名。二是認親結對。根據(jù)監(jiān)護評估結果,結合鎮(zhèn)村干部包村、教師任教情況,明確1名教師、1名鎮(zhèn)干部或1名村干部與1名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,從學習、生活等各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。如桑郎小學有274名留守兒童,通過教師和鎮(zhèn)(村)干部的一對一結對,累計為留守兒童爭取到民政救助衣物500多件,為50名家庭困難留守兒童解決了50床棉被;八合村一組五年級留守兒童王維,5歲因父母離異,從小跟奶奶生活,長期缺失父母的關愛導致“自閉癥”,從不講話,對人冷漠,在校長蒙永社的一對一關愛后,如今已漸漸和同學講起了話,對身邊的長輩也懂得有禮貌地打招呼。
1+2關愛全到位。以政府跟蹤管理為核心,健全完善政府與家庭、社會為一體的關愛服務體系。一是實時跟蹤。學校教師、第一書記、駐村干部對本村的人和事了若指掌,對有意向外出而留下孩子在家的父母進行走訪交流,督促對未成年子女的看護做好可靠安排。如桑郎鎮(zhèn)八合村白桑組留守兒童王娜,今年11歲,就讀于與桑郎小學六年級,父母均外出打工,家中僅有爺爺奶奶和一個妹妹在家,鎮(zhèn)計生衛(wèi)生院院長黃應剛幫扶該同學,黃應剛作為八合村的駐村領導,每次下組都要去到王娜的家中了解情況,并讓村組干部及鄰居隨時關照該戶,經常性的電話聯(lián)系督促,使王娜安心學習,成績穩(wěn)步上升。二是回歸家庭。各村、組、鎮(zhèn)屬各部門加強對對上級扶貧政策的了解,鼓勵有留守兒童的外出務工家長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督促家庭落實關愛留守兒童成長的主體責任,對留守兒童不聞不問,甚至麻木不仁、視而不見的堅決配合有關部門查處,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數(shù)量。在外務工的桑郎村村民黃卜耐從韋定福支書那里聽說家鄉(xiāng)搞“農校對接”的政策后,從廣東返回家鄉(xiāng),種植早熟蔬菜,創(chuàng)業(yè)有了發(fā)展,也照顧好自己的孩子。三是整合力量。積極倡導鄰里互助,選擇有意愿、負責任的家庭采取全托管或半托管的形式,組建關愛農村家庭互助隊伍,一對一關心照料留守兒童,堅決防止出現(xiàn)留守兒童生病、輟學無人過問、照看和管理的情況發(fā)生。桑郎鎮(zhèn)敬老院的老人主動關愛留守兒童,常到村里串門,了解留守兒童成長情況,提醒不要河里游泳、打架戲耍等,既保護了留守兒童,也滋養(yǎng)了自己的身心。
1+3責任全落實。以全面落實控輟保學“雙線”責任制為核心,健全急難對象發(fā)現(xiàn)、認定、快速響應機制,全面落實控輟保學3項制度,建立聯(lián)動關愛制度。一是落實“雙線”責任制。明確鎮(zhèn)長、校長、村長、師長、家長共同負責制,將控輟保學工作納入“村常務干部星級評定、差額報酬”管理考核范疇,實行“一票否決”制。二是健全留守兒童急難對象發(fā)現(xiàn)、認定、快速響應機制,對因急難問題生活陷入困境、面臨生存危機的家庭和兒童,民政部門要及時給予急難救助,凡生活有困難的,一律實現(xiàn)“應保盡保,應救盡救”。三是全面落實控輟保學三項制度。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整班移交制度、學生排查報告制度、輟學生勸返復學制度。完善學生考勤制度,發(fā)現(xiàn)學生曠課等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,及時啟動勸返復學程序,依法組織勸返轄區(qū)內輟學生復學;對具體去向不明的,由學校和學生父母或其他監(jiān)護人共同向派出所報告。四是聯(lián)動關愛。發(fā)揮共青團、關工委、婦聯(lián)等群團組織作用,樹立和強化家長法律意識,教育引導家長切實履行監(jiān)護人法定責任,培養(yǎng)留守兒童自我管理、自我調適、自我約束能力,同時動員各種社會力量以“代理家長”“代理媽媽”等形式,通過法律援助、困難幫扶、課業(yè)輔導、心理疏導、情感陪伴等多種形式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活動,以防止工作流于形式。如桑郎小學認真落實學校教育責任,建立了“留守兒童之家”。每周五下午48平方米的“留守兒童之家”教室里,三臺電腦前演繹著動人的“視頻親情交流”。同時,教室還配套了650冊圖書,一臺可接IP的42英寸電視機,1部數(shù)碼相機和棋、球等各種文體器材。“每個月我們還邀請村里的布依刺繡藝人教他們學習刺繡手工、繪畫等特色培訓,他們學得好高興哦。”桑郎小學校長蒙永社說“留守兒童之家”讓學生感到了“家”的溫馨與和諧。(望謨縣委組織部供稿)
- 望謨縣樂元鎮(zhèn)五項措施促進干部作風建設 2015-09-01 09:35:20
- 望謨縣蔗香鎮(zhèn)舉行第四期“宣傳干部上講堂”活動 2015-09-01 09:21:17
- 望謨縣六項行動抓實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 2015-08-31 14:54:28
- 望謨專項整治:3人主動上交違紀金11萬 2015-08-30 08:41:54
- 望謨縣開展“專項整治”:3人主動上交違紀資金11萬 2015-08-28 16:41:24
- 望謨縣王母街道辦開展煙花爆竹安全隱患大排查 2015-08-28 15:31:14
- 望謨縣《布依山寨》榮獲“中國村歌十佳村歌” 2015-08-28 10:48:23
- 望謨縣:治理“野廣告” 還城市清爽 2015-08-28 10:27:30
頻道推薦
共有0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