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|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|在线无码精品视频播放在|亚洲码国产精品香蕉在线|无码主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av噜噜无码性色一区二区|国产精品原创AV片国产日韩|不卡高清无码精品免费在线观看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資訊 > 安龍

“大苗上山”,讓安龍縣城周邊山頭綠起來

2016年12月04日 08:33:46來源:黔西南日報 作者:毛揚周

 核心提示:“春可觀花、夏可賞荷、秋可品果、冬可見綠”,是安龍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,以招堤國家濕地公園為中心,用兩年左右時間實施城區(qū)山頭綠化工作,多措并舉狠抓招堤景區(qū)造林綠化工作而繪就的美好藍圖。如何實現?“大苗上山”計劃在這里得到探索和實踐,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。

初冬時節(jié),從汕昆高速公路安龍匝道下站,道路兩側,一棵棵樹干刷成白色的綠化苗遍布山頭,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,格外地顯眼。
在安龍縣林業(yè)局局長劉昊的帶領下,借力一叢叢雜草,從山腳向山頂攀爬。“山腳我們主要以種植桃樹為主,山腰以紅楓、香樟為主,山頂則種植欒樹,你看,這批樹是今年春天種下去的,這段時間還發(fā)了芽,成活率挺高的。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年成活,第二年生長,第三年封山。”劉昊自信地說。
沿著安龍縣城周邊前行,來到招堤景區(qū),沿路的山頭,都種上了綠化苗。據了解,這項在安龍縣城周邊的農耕園、小微企業(yè)園、招堤景區(qū)1.5萬畝的山頭上實施有大苗綠化工程,涉及該縣棲鳳、錢相、招堤三個辦事處,一株株綠化樹成功在亂石嶙峋的荒山“安家”。
全域旅游需要“滿園春色”
提到安龍縣,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”的美景就會浮現在人們的腦海。國家級濕地公園招堤十里荷花是全州乃至全省的一個名片和亮點。近年來,安龍縣加大景區(qū)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容,景區(qū)特色日趨凸現,旅游人數逐年增加。
除了招堤十里荷花,安龍還是貴州省第一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、中國五十佳最美的小城和中國文化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地;這里有群峰聳翠、古木參天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仙鶴坪,有煙波浩淼、峰巒萬重的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——萬峰湖,有亞洲第一、世界第二大的溶洞群篤山溶洞,還有明十八先生墓、興義府試院等文化名勝古跡。
同時,位于篤山鎮(zhèn)境內的安龍縣國際攀巖公園,以攀巖和探洞為核心的綜合性山地戶外運動基地,成為全國首個綜合性山地戶外運動公園。按5A級高效生態(tài)農耕文化休閑旅游景區(qū)建設的安龍金州農耕文化園,建成農業(yè)生態(tài)旅游、觀光、科普、度假休閑、農事體驗為一體的觀光體驗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區(qū)。依托四季如春的氣候資源打造的中國安龍養(yǎng)生谷,也在規(guī)劃建設中。
可以說,自然景觀、文化遺產、戶外資源,在安龍集結,全域旅游發(fā)展正當其時。對此,安龍縣委、縣政府結合發(fā)展實際,勾勒出了“春可觀花、夏可賞荷、秋可品果、冬可見綠”的發(fā)展藍圖。
觀花、賞荷,是現成的資源,如何實現“秋可品果、冬可見綠”,需要讓石漠化山頭綠起來。
由于地屬喀斯特地貌,安龍縣城周邊山頭土壤稀薄。從2004年開始,這個縣就進行了城區(qū)綠化總體規(guī)劃,從2008年起,就將城區(qū)及周邊山頭劃分為94個小斑地塊,將造林綠化工作和管護任務分到部門和鄉(xiāng)鎮(zhèn),先后種下了柏樹、車桑子等,但由于包保單位責任意識淡化,管護不到位,遠遠望去,大大小小的山上依稀看到零星的柏樹身影,大面積的山頭石漠化嚴重。
年年種樹不見樹,縣人大代表們對縣城周邊綠化工作提出了質疑,并提出盡快讓山頭綠起來的建議。2015年,安龍縣對城區(qū)綠化工作進行了再規(guī)劃、再部署,規(guī)劃范圍以縣城老城區(qū)為中心,東到綠海子,南達巧洞坪,西抵海螺水泥廠,北至鴨子井,涵蓋安龍招堤國家濕地公園、安龍食用菌產業(yè)園、金州農耕文化園,以及物流、小微企業(yè)、輕工業(yè)三個園區(qū),總面積127.5平方公里,目標為到2020年城區(qū)森林覆蓋率60%以上。
種樹不見樹,瓶頸如何破?
藍圖繪就,但城區(qū)周邊山頭土壤貧瘠,加上安龍氣候有冬旱接春旱的特點,綠化造林存活率不高,導致綠化效果緩慢,治理難度較大。
如何盡快讓石漠化山頭綠起來?“大苗上山”的提議進入了安龍縣決策層的視野。
“大苗上山”成本大,能否承受?存活率能否保證?安龍縣委、縣政府決定,創(chuàng)新造林機制,采取競爭性談判與先建后補兩種機制相結合,即造林項目采取競爭性談判發(fā)包,鼓勵有經驗、有技術、有實力的施工單位或造林專業(yè)隊伍參與競標造林,提高造林成效,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;造林項目采取“先造后補、誰造補誰”的政策,引導鼓勵大戶、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、林地使用權人等主體積極參與造林,形成全民參與營造林的良好氛圍。在能上大苗的地塊則上大苗,實行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混合搭配,觀葉樹種與觀花樹種交替種植,盡快形成景觀效果。
1月15日,通過競爭性談判確定了綠化工程由重慶市樺萍銳遠農業(yè)開發(fā)有限公司實施。據劉昊介紹,按照合同,工程以栽種香樟、欒樹和北美紅楓為主,要求實生苗米徑不低于3公分,樹高不低于2米,每株價格76元,一畝按30株種植。這個價格,遠遠低于縣領導的預期。
1月19日,建設期限為2年的“大苗上山”工程在招堤景區(qū)全面拉開,在項目實施中,公司技術人員實行克土栽培,確保“栽一棵活一棵,造一片活一片”。
雖進入冬天,但行走在山間,記者發(fā)現,新種下的香樟、欒樹依舊吐新綠,可以預見,三年之后,這些只生長雜草的山頭,將會綠蔭覆蓋。
建一項工程,活一地經濟,美一片地方,富一方百姓,“大苗上山”的成功實踐,將會讓荷都安龍增添一道別致的風景。

我要評論

共有0條評論

熱文排行

24小時 一周 一月

“大苗上山”,讓安龍縣城周邊山頭綠起來

黔西南日報 | 2016年12月04日 08:33:46 | 毛揚周

 核心提示:“春可觀花、夏可賞荷、秋可品果、冬可見綠”,是安龍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,以招堤國家濕地公園為中心,用兩年左右時間實施城區(qū)山頭綠化工作,多措并舉狠抓招堤景區(qū)造林綠化工作而繪就的美好藍圖。如何實現?“大苗上山”計劃在這里得到探索和實踐,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。

初冬時節(jié),從汕昆高速公路安龍匝道下站,道路兩側,一棵棵樹干刷成白色的綠化苗遍布山頭,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,格外地顯眼。
在安龍縣林業(yè)局局長劉昊的帶領下,借力一叢叢雜草,從山腳向山頂攀爬。“山腳我們主要以種植桃樹為主,山腰以紅楓、香樟為主,山頂則種植欒樹,你看,這批樹是今年春天種下去的,這段時間還發(fā)了芽,成活率挺高的。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年成活,第二年生長,第三年封山。”劉昊自信地說。
沿著安龍縣城周邊前行,來到招堤景區(qū),沿路的山頭,都種上了綠化苗。據了解,這項在安龍縣城周邊的農耕園、小微企業(yè)園、招堤景區(qū)1.5萬畝的山頭上實施有大苗綠化工程,涉及該縣棲鳳、錢相、招堤三個辦事處,一株株綠化樹成功在亂石嶙峋的荒山“安家”。
全域旅游需要“滿園春色”
提到安龍縣,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”的美景就會浮現在人們的腦海。國家級濕地公園招堤十里荷花是全州乃至全省的一個名片和亮點。近年來,安龍縣加大景區(qū)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容,景區(qū)特色日趨凸現,旅游人數逐年增加。
除了招堤十里荷花,安龍還是貴州省第一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、中國五十佳最美的小城和中國文化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地;這里有群峰聳翠、古木參天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仙鶴坪,有煙波浩淼、峰巒萬重的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——萬峰湖,有亞洲第一、世界第二大的溶洞群篤山溶洞,還有明十八先生墓、興義府試院等文化名勝古跡。
同時,位于篤山鎮(zhèn)境內的安龍縣國際攀巖公園,以攀巖和探洞為核心的綜合性山地戶外運動基地,成為全國首個綜合性山地戶外運動公園。按5A級高效生態(tài)農耕文化休閑旅游景區(qū)建設的安龍金州農耕文化園,建成農業(yè)生態(tài)旅游、觀光、科普、度假休閑、農事體驗為一體的觀光體驗生態(tài)旅游示范區(qū)。依托四季如春的氣候資源打造的中國安龍養(yǎng)生谷,也在規(guī)劃建設中。
可以說,自然景觀、文化遺產、戶外資源,在安龍集結,全域旅游發(fā)展正當其時。對此,安龍縣委、縣政府結合發(fā)展實際,勾勒出了“春可觀花、夏可賞荷、秋可品果、冬可見綠”的發(fā)展藍圖。
觀花、賞荷,是現成的資源,如何實現“秋可品果、冬可見綠”,需要讓石漠化山頭綠起來。
由于地屬喀斯特地貌,安龍縣城周邊山頭土壤稀薄。從2004年開始,這個縣就進行了城區(qū)綠化總體規(guī)劃,從2008年起,就將城區(qū)及周邊山頭劃分為94個小斑地塊,將造林綠化工作和管護任務分到部門和鄉(xiāng)鎮(zhèn),先后種下了柏樹、車桑子等,但由于包保單位責任意識淡化,管護不到位,遠遠望去,大大小小的山上依稀看到零星的柏樹身影,大面積的山頭石漠化嚴重。
年年種樹不見樹,縣人大代表們對縣城周邊綠化工作提出了質疑,并提出盡快讓山頭綠起來的建議。2015年,安龍縣對城區(qū)綠化工作進行了再規(guī)劃、再部署,規(guī)劃范圍以縣城老城區(qū)為中心,東到綠海子,南達巧洞坪,西抵海螺水泥廠,北至鴨子井,涵蓋安龍招堤國家濕地公園、安龍食用菌產業(yè)園、金州農耕文化園,以及物流、小微企業(yè)、輕工業(yè)三個園區(qū),總面積127.5平方公里,目標為到2020年城區(qū)森林覆蓋率60%以上。
種樹不見樹,瓶頸如何破?
藍圖繪就,但城區(qū)周邊山頭土壤貧瘠,加上安龍氣候有冬旱接春旱的特點,綠化造林存活率不高,導致綠化效果緩慢,治理難度較大。
如何盡快讓石漠化山頭綠起來?“大苗上山”的提議進入了安龍縣決策層的視野。
“大苗上山”成本大,能否承受?存活率能否保證?安龍縣委、縣政府決定,創(chuàng)新造林機制,采取競爭性談判與先建后補兩種機制相結合,即造林項目采取競爭性談判發(fā)包,鼓勵有經驗、有技術、有實力的施工單位或造林專業(yè)隊伍參與競標造林,提高造林成效,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;造林項目采取“先造后補、誰造補誰”的政策,引導鼓勵大戶、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、林地使用權人等主體積極參與造林,形成全民參與營造林的良好氛圍。在能上大苗的地塊則上大苗,實行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混合搭配,觀葉樹種與觀花樹種交替種植,盡快形成景觀效果。
1月15日,通過競爭性談判確定了綠化工程由重慶市樺萍銳遠農業(yè)開發(fā)有限公司實施。據劉昊介紹,按照合同,工程以栽種香樟、欒樹和北美紅楓為主,要求實生苗米徑不低于3公分,樹高不低于2米,每株價格76元,一畝按30株種植。這個價格,遠遠低于縣領導的預期。
1月19日,建設期限為2年的“大苗上山”工程在招堤景區(qū)全面拉開,在項目實施中,公司技術人員實行克土栽培,確保“栽一棵活一棵,造一片活一片”。
雖進入冬天,但行走在山間,記者發(fā)現,新種下的香樟、欒樹依舊吐新綠,可以預見,三年之后,這些只生長雜草的山頭,將會綠蔭覆蓋。
建一項工程,活一地經濟,美一片地方,富一方百姓,“大苗上山”的成功實踐,將會讓荷都安龍增添一道別致的風景。
推薦閱讀
廉潔普安  2024-09-17
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  2024-09-16
亮點黔西南  2024-09-20
黔西南日報  2024-09-19
普安縣融媒體中心  2024-09-21
黔西南日報  2024-09-19
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  2024-09-19
黔西南日報   2024-09-17
黔西南公安交警  2024-09-18
亮點黔西南  2024-09-22